<th id="u4b2d"><pre id="u4b2d"></pre></th>
    1. <button id="u4b2d"><object id="u4b2d"></object></button>

    2. <button id="u4b2d"><acronym id="u4b2d"></acronym></button>
      <em id="u4b2d"></em>
    3. <th id="u4b2d"><pre id="u4b2d"></pre></th>
      查看: 35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豬] 潘俊良 總經理:打造高產母豬群的關鍵技術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23-4-17 12:19:13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晚是我們《高質量豬場和改善肉質技術》系列講座和點評會的第13場!高質量豬場和改善肉質是我們全行業關注的熱門話題!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了河南銀發牧業有限公司養豬事業部總經理來參加這場公益講座,來分享他的心得!

      潘俊良,河南銀發畜牧發展有限公司養豬事業部總經理,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業碩士,從事養豬生產與管理15年,經歷行業發展最快時期,熟悉現代豬場工藝流程,專注豬場技術與管理提升。

      今晚,潘俊良總經理報告的題目是《打造高產母豬群的關鍵技術》。有請潘俊良總經理為我們作報告。


      視頻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lxVB4wqnvOOhK_S8-ESn8A


      視頻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lxVB4wqnvOOhK_S8-ESn8A

      潘俊良總經理報告視頻

      感謝潘俊良總經理的精彩報告!潘總的報告分10個部分。1、高產母豬群的定義和PSY的推算邏輯及影響要素,2、關鍵技術一:選擇適合本場高產品系,3,關鍵技術二:持續做更新選留,4、關鍵技術三:抓好后備母豬選留與培養,5、關鍵技術四:重視公豬改良,6、關鍵技術五:選擇高效的生產工藝,7、關鍵技術六:母豬精準營養,8、關鍵技術七:標準化操作,9、關鍵技術八:安全/健康(ASF、PED、藍耳病、偽狂犬),10、總結。打造高產豬群,實現高產,需要綜合各項要素:

      &#8226; 母豬要有繁殖潛力:換可掌控的高產品系;
      &#8226; 人能/愿把豬養好:人員素質與能力/積極性/標準化操作;
      &#8226; 保證豬潛力發揮的硬件條件:穩定指標,要多生,還要少死;
      &#8226; 安全與健康保證:免疫保健,ASF/PED/PRRS防控;生物安全;
      &#8226; 高效的生產工藝:批次化操作/早期斷奶;
      &#8226; 精細化飼養管理:精準營養/精準管理。潘總理論聯系實際,細致專業的分析了影響母豬生產效率的關鍵因素,打造高產母豬群是個系統工程,并提出了具體的8項措施,深入淺出很有說服力。具有非常好的實踐操作指導價值!聽潘總的報告受益匪淺!

      為了感謝潘俊良總經理對行業無私的奉獻,我代表CPICP頒發給潘俊良總經理CPICP授課榮譽證書!以作紀念。

      榮譽證書

      現在我們進行互動環節,首先由點評專家點評和提問,再由觀眾們提問!

      周虎,董事長,牧康(上海)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優點:
      潘總細致專業的分析了影響母豬生產效率的關鍵因素和提升措施,具有非常好的實踐操作指導價值
      提問:
      1、對于到日齡不發情或者發情不明顯的后備母豬或者斷奶后連續兩個情期不發情具有哪些促情方法
      2、回交二元長速等方面與三元商品豬的評價與區別?
      3、評價牧原有5%比例母豬性能超越了丹麥最優成績,請問這種性能母豬在我國是否具備推廣和成為普遍性的條件,若有大概需要五年?八年?

      潘俊良總經理答疑:
      問題1:建議淘汰這部分豬,后備母豬促情處理一般放在初情(160日齡左右)至入群(240-260日齡)階段,手段有公豬誘情、管理應激、激素處理等;如果不發情母豬比例較大,要分析查找原因,針對解決。斷奶母豬一般可采用短期優飼、飼喂葡萄糖、公豬誘情、激素處理等辦法解決,一般要在兩個情期內進行,到期仍不發情就淘汰掉。
      問題2:不同品種生長速度的遺傳力都在0.3以上,都屬于高遺傳力性狀,因此二元或回交二元的生長速度取決于父母的生長速度。目前我們公司培育的大白、長白能做到繁殖力高和生長速度快相兼備,比如我們的大白、長白群體測定的100kg日齡平均在150d以內,作為育種用途留種的種豬100kg日齡可控制在140d以內,已經達到杜洛克的生長速度。所以在生長速度方面,豬只屬于回交二元還是三元商品豬并沒有關聯,要看我們的種豬群的長速屬于什么水平。但是由于回交二元屬于二元雜交,與三元雜交相比缺乏了部分雜交優勢。而背膘厚和眼肌面積等和瘦肉率相關的性狀,同樣屬于高遺傳力性狀,這些性狀的高低也主要取決于群體育種水平,和回交二元還是三元也沒有本質關聯。
      問題3:首先我們知道,牧原體量非常大,出現5%這個比例的優秀個體在統計學上屬于正常。其次,牧原一直非常重視管控等方面的創新,這些超越同行的管理措施也能為母豬性能發揮加分。所以,我認為當國內其他豬場的硬件和管理能夠達到較高水平的時候,同時這些超級母豬要選出來進入核心群或育種群,當超級母豬占比超過30%的時候,就具備了推廣和成為普遍性的條件。目前我國母豬PSY與丹麥等國還有較大差距,且我國養豬體量大,發展不均衡,短期實現都養高產超級母豬不現實。

      汪德明,副總裁,正大集團中國區豬事業生產管理中心
      優點:
      潘總講得很全面,對高產母豬的定義,以及從系統的角度講了八個方面的培育高產母豬的關鍵技術,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淺出很有說服力。
      問題:
      1、藍耳陰性豬和陽性穩定的豬在繁殖和生長性能上,有多少的差距?
      2、后備豬光照時間和強度的標準是參考國外的,還是自己研究出來的?這個標準對后備豬的發情影響有多大?

      潘俊良總經理答疑:
      問題1:我們自己的案例是:藍耳陰性場較陽穩場在繁殖性能方面表現為:總產仔豬數高0.5頭,仔豬產活率高3%,活健仔數高0.7頭;同期分娩率高5%,同期流產率低1%;生長性能方面:凈化藍耳病提升豬只健康度,更利于其生長性能發揮,我們做的保育期試驗結果:70日齡個體重,陰性豬比陽性豬重5公斤。
      問題2:光照標準是參照國外相關標準制定的,但我們在使用過程中會驗證摸索。我們摸索的經驗是適當提高光照強度更有利于促進母豬發情,但我們沒做延長光照時間、提高光照強度對母豬發情率影響方面的規范實驗,隨后可以做些這方面的實驗驗證。

      廖柱,育種總監,海南農墾草畜豬業有限公司
      點評:感謝潘老師的精彩分享。潘老師對如何提升母豬生產能力做了深入分析,包括如何提升PSY、品系的選擇、后備豬的培育、母豬的營養管理、生產工藝、母豬的健康管理等多個基礎方面。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如何通過標準化實現技術及管理思想的統一。
      問題1:種豬批次化管理除了通過注射激素(如PG600)外是否有別的更好開展批次化的生產的方法。
      問題2:低蛋白日糧飼養管理條件下,對母豬發情的影響。

      潘俊良總經理答疑:
      問題1:用烯丙孕素處理實現同期發情是成熟可行的批次化生產實現方案。不用激素處理想實現同期發情,有兩種操作建議:一是后備母豬如果充足,通過精準統計后備發情時間,并將處于批次配種時間區間的發情后備母豬精準補群實現;二是做分胎次飼養,通過調整頭胎場批次母豬斷奶時間幫助經產場實現批次化生產,這種方案缺點是頭胎場計劃會比較亂。
      問題2:廖總說的是哺乳期使用低蛋白日糧對母豬斷奶后發情率的影響吧?生產上,我們能做到的是最大程度地提高哺乳母豬采食量,減少哺乳期掉膘,頭胎母豬平均掉膘控制在4mm以內,經產母豬平均掉膘控制在2mm以內,好的甚至能做到1.5mm,斷奶背膘不低于13mm,才更能保證母豬斷奶后發情再配率。我們要時刻關注產房母豬采食量,產后快速上量,采食高峰期要長,日采食量能達到7、8kg以上。比如哺乳飼料粗蛋白16.5和17.5相比,蛋白降低了6%,而采食量改善的空間可能有10%,甚至更多,我們有些場2022年哺乳期采食量能比2021年增加20%,也就是現場生產管理端能做到的和能發揮的空間非常大,而采食量的提升也是一個系統工程。

      陳永華,生產經理,蘇州本愿農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點評,感謝潘總的精彩分享,潘總從各個方面深入淺出的分享了如何打造高產母豬群,包括高產母豬的定義,各項關鍵指標以及各關鍵環節的把控,非常具有指導意義。
      問題:
      1,后備母豬分娩的仔豬很容易發生腹瀉的問題,不管是細菌性的還是輪狀病毒引起的,有沒有比較好的防控辦法。
      2,貴公司的母豬場主要的生產模式是單周批還是多周批,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會選擇不同的生產模式。

      潘俊良總經理答疑:
      問題1:幾點經驗:(1)診斷腹瀉發生病因,看是病毒性腹瀉,還是細菌性腹瀉,還是營養性腹瀉,依據病因做處理或預防;(2)舉例來說,PED防控中,我們通常采用本場毒株培養強毒或者選擇跟本場毒株基因序列同源性很高的毒株對后備進行馴化(當然這需要有專業的位置相對好的后備場),再使用同源性和抗原含量較高的滅活苗進行多次免疫,就會取得相對可靠的防控效果;如果是輪狀病毒,則需要搞清楚場內毒株的分型,是G9還是G2,然后打上相應的滅活疫苗就能有效預防。(3)始終關注場內的病原動態,搞清楚場區病原的類型和變化,如果病原發生變化,及時的調整免疫及防控策略。(4)切斷病原傳播,生產上要注意產房批次間徹底洗消檢測及母豬上產床前的清洗清潔,這樣能防止新批次仔豬在產房發生腹瀉的循環感染。
      問題2:我們企業目前主要有兩種批次化生產模式:一部分條件較好的新建場采用5周批生產模式,主要考慮提高母豬繁殖效率和便于疫病防控,保育條件與養殖技術可以保證21天斷奶仔豬有較好飼養效果;一部分條件稍差、工藝傳統的繁殖場采用3周批生產模式,主要考慮斷奶仔豬有合適的斷奶重(7-9公斤),保育好養,這部分場區的產房與產床數量相對充裕。采用何種生產模式,一定要結合本場軟硬件條件及生產銷售要求,選擇適合本場的、可駕馭的模式才正確。

      徐君益,總經理,溫州三匯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
      點評:感謝潘總的精彩分享,打造高產母豬群是未來所有豬場降本增效的第一步,沒有健康的高產的母豬就沒有頭均仔豬的費用下降與未來生長速度的提升,同時潘總從品系選擇,后備培育,公豬選擇,精準營養,高產工藝,標準化操作,安全健康八個方面闡述了高產母豬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大家方方面面進行標準固化與提升!
      提問:
      1,各品系的最佳出售體重
      2,目前我們豬場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產后母豬采食量差,與產前20天開始的攻胎是否有關系,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提升哺乳母豬采食量?

      潘俊良總經理答疑:
      問題1:目前,幾個主要品系總體選育方向基本一致,都是兼顧高繁殖性能、高生長速度、大體型,不同品系豬只的生長曲線會略有差異,可以依據最佳飼料報酬、最佳豬肉品質、最佳經濟效益等不同目標確定最佳的出欄體重,目前出欄體重一般控制在110-130公斤。至于不同品系最佳出欄體重的差異,確實還需要做進一步的試驗研究。
      問題2:產前攻胎如果導致母豬產前背膘過厚,超過18mm,就會影響母豬產后采食量。建議做母豬體況管理,保持產前背膘14-16mm,妊娠期低采食量,哺乳期才能高采食量;哺乳期偏肥母豬,采食量受限制。在管理上,增加飼喂次數,每天多喂1-2頓,可明顯提高哺乳母豬采食量;飼喂濕拌料或水拌料也會提高母豬采食量;增加母豬飲水也會促進母豬采食。

      錢洪喜,副總裁,鐵騎力士集團養豬事業部
      潘總從八個方面系統的闡述了打造高產母豬的關鍵技術與應用,非常具體、可操作性強,對種豬生產具有非常強的指導意義。
      請教問題:
      1.第一頁關于PSY與成本的關系,這些數據是基于目前現狀的推演嗎?
      2.潘總花了較大篇幅講了后備豬的選留與培育,請教貴公司在后備豬種苗選留、培育飼喂、光照、日增重、初情期、配前背膘管理是如何確保落地,同時又怎樣去考核與激勵的?
      3.種豬精準營養是基于對背膘的判斷,來確定種豬的采食量,除了采食量差異外,還有沒有營養配方、飼喂方式等特殊需求?

      潘俊良總經理答疑:
      問題1:不是基于目前現狀推演的模型,該模型參考新航道陳總的演算模型。不同場區實際情況差異較大,模型演算結果自然也不相同。示例模型相對符合于中等規模傳統工藝繁殖場,每個母豬位租金800元左右,平均母豬料價格2500元/噸左右的情形。
      問題2:銀發公司后備豬的計劃與管理均由公司育種部負責,在專門的后備培養場(欄位、光照等條件符合后備誘情需求),按照后備豬專用辦法管理,培育過程中建立誘發情記錄、免疫驅蟲保健記錄、抗體檢測監測記錄,批次監測生長速度及膘情,依據記錄參照標準給下游繁殖場提供合格后備母豬。
      對后備場的考核激勵主要有兩個指標,一是下游繁殖場接收的符合標準的合格后備數量,二是下游繁殖場接收的批次后備豬的發情利用率,其他再輔助一些過程管理上的KPI指標。
      問題3:管理方式和飼喂方式對種豬精準營養是很重要的,比如懷孕豬,生產上一般采用的是通槽飼喂,要實現精準采食,就需要把背膘一致的豬放一起,才能使母豬的個體管理更有效,個體母豬實現營養精準,有效恢復偏瘦母豬背膘,避免兩邊肥豬,中間瘦豬,中間的飼料被兩邊豬只采食,該恢復的背膘恢復不了。再比如要提高哺乳母豬采食量,合理安排飼喂頓數及飼喂時間就非常重要,每天喂4-5頓就明顯比喂3頓的采食量高。

      對點評專家們都一一作了詳細的回答。

      潘俊良總經理答疑視頻
      視頻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lxVB4wqnvOOhK_S8-ESn8A

      最后,我們感謝企業家們從百忙中擠時間來參加這次報告會!我們感謝觀眾們認真聆聽和積極參與討論!我們感謝潘俊良總經理的精彩演講!感謝潘俊良總經理對行業的無私奉獻!我們感謝點評專家們的精彩點評和提問!感謝點專家們對行業無私的奉獻!講座嘉賓和點評專家們辛苦了!

      我們感謝媒體朋友對本次講座積極的推廣和支持!我們感謝CPICP公眾號、北斗農科融媒體、谷玉咨詢、中國養豬網、牧科傳媒、新牧網、豬易網、豬好多網、大畜牧、農兜、豬場動力網、畜牧人網站、改變飼界、國外畜牧學-豬與禽等十幾家媒體的大力宣傳與推廣。

      在這里做一個講座預告,下一次CPICP大講堂《高質量豬場和改善肉質技術》系列講座和點評會公益講座 第14場,2023年4月21日20:00-21:30,黃庭汝,研究員,副總經理,廣東科邦飼料科技有限公司,《外三元雜交豬的三不改變與三改變的研究》。屆時邀請大家觀看和聆聽報告,誠邀您們撥冗參加!我們約定不見不散!今晚的講座到此結束!再見!

      來源:CPICP豬產業鏈服務平臺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3-5-15 23:3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